您正在编辑的是:内容详细页
 重置模板  模板另存为  我的控件库  锁定桌面

红湖之歌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广东农垦“红湖样本”

  

发布时间:2018/1/23 11:22:00 作者: 来源: 字体: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在广东农垦湛江垦区,也有一个红湖,也有一支不一样的歌。

  红湖是1958年修筑鹤地水库时,为就地安置库区移民而兴办的国有农场,最初名为国营滨湖农场。1961年改为太平公社,1963年改为国营太平农场,1966年改名为国营红湖农场,1969年编为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第七团,1974年改名广东省红湖农场并沿用至今。

  60年来,不管名称如何变化,在红湖人眼里,他们始终是农垦;

  60年来,不管体制如何变化,在红湖人眼里,他们始终是移民。

  移民悲歌:舍小家为大家

  “新中国的农垦事业,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创建的。它的建立是党中央为巩固边防、捍卫和建设祖国作出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农垦战线的广大职工,对支援全国建设、繁荣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增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是农垦事业创始人之一王震将军1986年在给《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一书的序言中说的一段话。

  然而,条件有好坏、发展有快慢。由于主观上不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客观上存在交通闭塞、人多地少等问题,红湖农场一度陷入贫困状态。可耕地面积2万亩、水塘面积5000亩,而户籍总人口2万多人,发展条件先天不足,以至于稍有能力的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来的红湖人就越发觉得自己过得窝囊和委屈。

  绝大部分职工仍住在农场成立初期修建的低矮的砖瓦房里。面积狭小不说,一旦遇到台风袭击,就有可能顶破屋漏甚至被掀翻。所以在当地流传这样的说法:遇上打雷心惊惊,碰到下雨洗净净。

  红湖农场在职职工何仁忠回忆说:“当时住的是我父亲修水库做移民时自建的房子,连砖头、瓦都是自己做的。当时我们一家三代都住在这里,人口越来越多了,房子还没有外面人的厕所大。没有办法,没有钱建新房,只能这样过一天算一天了。”

  由于道路不通甚至要乘坐渡船,红湖农场种养的产品运不出去,经济上没有来源,在职职工长年发不出工资。最惨的还是退休职工,连本来微薄的退休金也无法兑现。为此,红湖农场一度成为上访的重灾区。

  红湖农场退休职工彭秀珍说:“那时候一个月几十块钱的退休工资,一年才领到两个月的。没有钱买米,主要是吃番薯,好一点的时候就吃点米粥。两个月都吃不到一餐肉,有病也看不起,老头子上房顶修瓦时摔了下来,没钱医治,好多年只能躺在家里。”

  脱贫欢歌:安居才能乐业

  为国家做过贡献的,国家永远不会忘记!

  进入21世纪以来,从地方到中央相继出台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为湛江垦区安居工程的全面推进创造了条件:2003年,湛江垦区被列入广东省人大水库移民议案资金扶持范围;2006年下半年起,湛江垦区被纳入全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范围;2008年开始,湛江垦区危房改造又被列入中央财政投资项目预算。

  红湖农场作为湛江垦区最大的移民农场,通过利用水库移民扶持政策,先后投入资金1.2亿多元,新建或改造高规格房屋1500栋,总面积23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由2006年的10.5平方米,提高到2017年的35平方米。

  放眼望去,红湖农场新建的三层楼、五层楼甚至八层楼拔地而起,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在夕阳余晖的渲染中,就像一处人间仙境。

  安居才能乐业,安居促进就业。在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红湖农场因地制宜,着手推进山上种果、树下养鸡、水里养鱼、塘边养猪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每年出产水果近8000吨、家禽14万只,生猪15万头、罗非鱼等水产2500多吨。特别是“奥尼”罗非鱼新品种,经加工后走出国门,深受欧美等发达国家消费者的欢迎。

  2014年,红湖农场实现了1989年以来的首次扭亏为盈。那顶压在红湖农场头上25年的贫困帽子,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罗海燕,红湖农场15队一名普通妇女,有过多年外出打工的经历。2000年,人到中年的她毅然辞职回家。2014年,罗海燕家庭生猪出栏数1000多头,加上水果、罗非鱼等收入,利润达到30多万元。2015年,罗海燕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在罗海燕的带动下,很多职工的养殖规模都发展壮大了,每个人的养猪头数都达到上百头,一年盈利七八万元。

  回场就业创业的,不只是像罗海燕这样早年离开农场的职工,一些大学毕业的职工子弟也开始回场参加工作,为农场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活力和后劲。

  红湖农场职工子弟罗东华说:“现在农场工资也不比在外面打工低,而且可以照顾父母和家庭,也可以为农场多做贡献。再说,没有年轻人,农场将来怎么发展?我非常看好红湖,我相信红湖农场的前途非常美好!”

  红湖农场场部通往外界的运河大桥、太平大桥架起来了,9公里的高标准水泥路也修好了。场部到所有生产队的道路都实行了硬化,累计里程110多公里,广大职工再也不用为产品卖不出去、物资运不进来而发愁。

  物质文明有了,精神文明来了:新落成的职工服务大楼功能齐全、游客接待中心吃住方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医院设施提档升级。5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体艺馆及其配套广场也建起来了。

  落成的夜晚,红湖体艺馆灯火辉煌,由所在市县舞蹈协会、附近两个镇舞友组成的舞蹈团来到红湖,与农场职工举行联欢晚会。一曲曲精彩的旋律点燃了观众的热情,回响在星月交辉的夜空。

  生态赞歌:守住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农垦按照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鹤地水库周边环境整治为契机,推动红湖农场转型升级,向生态文明大步迈进。

  保护鹤地水库的水质,是关系到湛江群众福祉的民生大事,得到了环保部和粤桂两省(区)的高度重视。红湖农场干部职工再一次发扬舍小家为大家的移民精神,积极配合湛江市委、市政府对鹤地水库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全场1005户职工先后拆除靠近水库的猪舍面积20多万平方米,处理母猪、仔猪近5万头。

  同时,对既有鱼塘进行整治,改变养殖鱼种与方式,以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四大家鱼逐步代替罗非鱼,并郑重承诺绝不投放饲料、肥料等,确保水质达标排放。

  按照国家小城镇建设标准,做好场部的基础设施改造。为了确保居民生活垃圾无害处理和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红湖农场先后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布设排污管网10多公里,修建微生物污水处理池5个、垃圾中转站2个。

  在场部小城镇建设快速推进的同时,生产队的建设也大步跟进。红湖一队,这个曾经叫作园山村的地方,因为较好地保留了古井、古屋、古荔枝、古树林等历史风貌,2015年被列入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如今已成为新旧结合、古为今用的美丽乡村典范。

  随着鹤地水库被列入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红湖农场也迎来了发展乡村旅游的难得机遇,每年前来旅游观光、摘果尝鲜的客人络绎不绝。

  罗伟强,从上世纪90年代的小作坊做起,现已成长为深圳市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其公司生产的金刚石磨具等产品远销亚欧美市场。事业有成的罗伟强不忘桑梓、热心公益,经常为红湖农场的文化教育、架桥修路捐款捐物。2014年,罗伟强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在红湖农场自建了高档别墅:“我之所以建这么大的别墅,主要是看中红湖越来越美好的环境。这里不仅是我的故乡,也是我经常和朋友、客商度假休闲、修身养性的地方。我一年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住在这里,我觉得这里很舒服。”

  “我是土生土长的红湖人,在这里生活工作了50多年。作为农场现在的当家人,我的梦想就是带领红湖干部职工,按照国家田园综合体的要求,将农场建成红湖人的美好家园,同时也是人人向往的旅游胜地。”作为农场历史的见证者和改革发展的领导者,红湖农场场长罗培欢信心满满地说。

  “青青红湖,悠悠白鹤;四季果蔬,早晚渔歌。”这是红湖农场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的广告语,也是红湖人对自己家园的赞歌。短短的四句话,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湖水有灵气,表示生生不息;白鹤有仙气,表示延年益寿。四季有果,早晚有鱼,与天上的仙鹤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令人神往的立体生态图画。

  其实,这不是图画,这是红湖农场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这是广东农垦良好生态的精彩缩影。

  (湛江农垦局 傅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