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友好农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品种优化、保障护航、科技驱动等系列举措,全力推动甘蔗产业提质增效,让“甜蜜事业”更甜蜜。
品种优化,“蔗”路宽广。品种是甘蔗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友好农场着力打造100亩甘蔗优良品种繁育基地,重点培育广垦2号、海蔗-22号等高糖高产品种,并积极引导职工种植桂糖-44号(48.17亩)、桂糖-120(约700亩)等早熟高糖品种,同步引进桂糖49(约135亩)、海蔗22号(约200亩)等优质品种。目前,全场优良甘蔗品种种植面积突破6500亩,良种覆盖率达75%以上,为增产增收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保障护航,“蔗”业安稳。党建是推动甘蔗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面对前期干旱挑战,农场党委迅速部署,召开抗旱淋水现场会,出台专项补贴政策,铺设滴灌设施2000亩,累计补贴抗旱淋水3136.73亩、发放补贴17.56万元。同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以党员为核心的农技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精准解决职工生产难题,有效提升田间管理水平,为甘蔗丰产丰收提供坚实保障。

科技驱动,“蔗”效飞升。科技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支撑。农场大力推进机械化种植,2025年新种甘蔗4454.83亩,种植环节机械化率达100%,显著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作业效率。此外,农场还推广精准施肥技术,抓住台风后有利时机追肥2500余亩,助力甘蔗恢复生长。同时依托糖厂扶持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高效防控病虫害。目前,无人机飞防作业已覆盖约1000亩,该项作业仍在持续进行中。

下一步,友好农场将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继续落实甘蔗单产提升行动,积极谋划“三个一万亩”公营甘蔗种植任务,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完善产业链条,为湛江农垦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友好农场)